《大连大学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大连理工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不负党的重托

大连理工大学的前身大连工学院是当时大连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48年秋,中共旅大地委向东北局提出了在大连开办一所大学的申请,东北局及时向中央转报了旅大地委的报告。1948年9月21日,党中央批复同意创立大连大学。1949年4月15日,大连大学举行了创校典礼。

筹建当时,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大学筹委会把招聘德才兼备的高质量教师作为重要任务。许多优秀人才听说解放区要建立大学,慕名而来。有些是欣闻新中国即将成立从海外投奔祖国的专家、留学生;有些是既有高深学识又有丰富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大学教授。为避开国民党的迫害,他们分批从香港乘船辗转到朝鲜,经沈阳来到大连。其中包括中国“光学之父”、中国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创始人毕德显、中国催化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张大煜等一大批国内顶尖专家。一时间,学校真可谓群贤毕至,人才济济。

1949年暑期,学校首次面向全国,到北京、上海招生。青年学生向往老解放区,有些在国统区上过大学的也决定转学投向大连大学这—“革命洪炉”。据统计,在49级新生中,有69人上过大学一二年级,占学生总数的15%。来大连的路途十分艰难,从上海出发的学生,为避免国民党飞机轰炸,挂在货车上的学生车厢随之时走时停,十天十夜才到大连。

按照苏联高等教育的经验,吸收苏联专家的意见,东北人民政府于1950年7月6日发布命令,取消大连大学,成立大连工学院、大连医学院和大连俄文专科学校。大连工学院的校名一直沿用到1988年更改为大连理工大学。

1.经中共中央批准,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前身),于1949年4月15日正式成立,这是创校典礼时教职员的合影

2.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实验

3.既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又重视课外实践教学

向着人民的正规大学方向前进

1949年7月,大连大学校长李一氓因工作需要调离大连去北京。10月1日,东北人民政府任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吕振羽同志为大连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吕振羽同志一再强调正确的办学方针,领导修订了《大连大学暂行校章》,规定:“本大学为正规的人民大学,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新民主主义建设所需要之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高等文化水平,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学习掌握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精神与实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许多配套的规章制度,为学校树立了骨架,灵活了神经系统,初步建立起正规大学。

创校之初,学校就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放在突出地位,帮助师生员工逐步确立“为人民服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1949年9月,学校组织干部、教师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以延安整风时的十二本“干部必读”为教材。学校也非常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492名新生因长期生活在国统区,对革命的常识了解很少,他们中有人曾经不愿坐三等车而在天津站坚决不上车。学校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最基本的理论与思想教育,提倡“发挥自由思想,辨别是非,追求真理,改造自己”,年轻人学习政治、要求进步的热情都很高,“开始懂得要站在阶级立场上看问题,从本质上去认识事物”“把旧社会带来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作了一次大清扫”。

1950年6月,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举行并指出,高等教育无论其内容、制度、方法各方面,首先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了培养出适应经济建设的人才,大连工学院作了巨大努力。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1951年7月就组织第一届三年级的学生全部到厂矿工作进行生产实习。有些实习队还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土木系海港组的22名三年级同学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北的集贤县笔架山地区测量一个水库的坝址,后来这里成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北大荒农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建校初,学校接收原关东工专、电专的实验室普遍规模小,设备不完善。应用物理系主任王大珩教授领导教师和实验人员修复旧的仪器设备,使它继续发挥作用。有一次,他从土木系和旧货摊上弄来两个破水平仪上的刻度盘和轴承,在机械工厂工人师傅的帮助下,做出了两台精度很高的分光仪。后来,又做出了电阻箱、冲击检流计等多种仪器。这样,在短期内就建成了两个能同时容纳130人的普通物理实验室,装配了一个能容纳50多人的物理示教用的阶梯教室,保证了全校580多名学生,2到3人编成一个小组,每周做一次,一学期共做30个实验,这与当时国内各大学同样设施相比,规模上已是最大的了。

4.学生排球队一显身手

5.学生们正在上电子电讯实验课

红色基因传承不息

1950年下半年,大连工学院校舍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生活用房的需要。学校经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批准,决定在大连市郊区重新选址,修建新校舍。经过屈伯川院长和土木系建筑组汪坦副教授等的实地踏勘,确定新校舍就设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凌水屯。

凌水屯大部分是荒丘和农田,地皮100多公顷。1951年秋天,土木系海港组的2名同学在测量教研室主任侯穆堂副教授的带领下,在东西最宽处1400米,南北最深处2000米,有效空地76万平方米的范围内纵横勘测,拿出了精确整洁的地形图。基本建设处短期内作出了新校舍的初步设计。

当年春天,沉寂的凌水河畔一下子喧闹起来。一馆、二馆、热机实验室和西山第一、二、三学生宿舍开工了。为了充实基建的技术力量,学校决定土木系建筑组的汪坦、萧宗谊两位教师带领17名第一届学生,结合建校实际学习最后一年的课程。有的参加施工设计,有的管计划或上下水道;班干部张祥久,则担任了施工队队长。他们和广大基建工人一样,住简易工棚,吃简单的饭菜,长年坚守在繁忙的建筑工地。经过艰苦奋战,当年完成建筑面积平方米,一馆教学楼于10月份基本建成,迎来了机械、造船系的同学。他们作为凌水河新校舍的第一批主人,1952-1953学年的新学期,就在这儿上课了。

主楼是大工标志性建筑,为我校师生自主设计并建设而成。建筑面积二万三千八百平方米,四至六层混合结构,一九五九年经教育部批准立项,次年二月破土动工。

主楼兴建伊始,正值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工地只留二十三名工人。困难之际,学校当机立断,号召师生参加建校劳动,得到一九五九级、一九六〇级全体同学积极响应。

在老师和工人的指导下,同学们严守操作规范,按性别、体质的强弱、有无经验等分成若干小组,投身于主楼建设中。

当时粮食紧缺,学校一方面与市委和有关部门沟通,一方面明确要求禁止搞劳动竞赛,缩短每天的劳动时间。但同学们表示宁可掉秤掉膘也不能延误主楼工期,男同学踩在弹性的竹篾编成的踏板上搬砖,女同学跪在潮湿的地上打磨石面。虽然劳动的学生在体力、技能等方面都远不及专业工人,但同学们开动脑筋、研究技术,大搞革新,加快工程进度,同时也保障了建筑质量。历经650天,主楼竣工通过验收,于1964年1月准时投入使用,平均每平方米造价不足100元,属于大连市造价低、质量好的典型工程,受到了教育部的好评。

时至今日,欣逢大工建校七十周年,开建近六十载的主楼,其意义早已超出建筑之本身,成为一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凝固乐章,实为高等教育之传奇,大工精神之史诗。岁月荏苒,红色基因长存,一代代大工人必将赓续主楼所蕴含之精神血脉,坚之于心,行之于力,勇创新时代之辉煌!


文章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网址: http://dldx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50444.shtml


上一篇: 大连大学与城市发展的融合
下一篇: 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黄土高原藓结皮土壤呼吸速率对降雨量变化的响应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大连大学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