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大连大学与城市发展的融合

 
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反哺着城市。城市与大学的联姻已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风雨洗礼、岁月磨合,“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业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管理者和城市建设者们的高度共识。

作为大连市唯一一所市属综合性大学,大连大学始终秉承着“地方大学服务地方、城市大学服务城市”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综合性地方大学优势,主动对接大连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围绕《大连市2049发展愿景规划》,积极探索大学与城市深度融合路径,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推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创新驱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发表了关于深入推进东北振兴的重要讲话,为东北振兴发展把脉定向,提出把“科技创新能力强”作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之一,将“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作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这为大学深度融合城市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结合大连的城市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大连大学不断探寻校内学科专业与城市发展的融合点,对接大连市“1+4+N”产业结构布局中所涉及的数字产业,确定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绿色化工、生物医药、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等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做好学科建设布局。发挥学校综合性多学科资源优势,在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文化创新、计算科学与光电信息工程等方面谋求跨学科交叉合作,打造学科交叉融合特色。

在新一轮振兴东北战略的重大项目中,大连大学的研究团队先后参与了红沿河核电站、大连湾跨海通道工程、大连光洋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等重大基础和关键共性问题研究项目。多项科技发明成果在大连东北亚物流与航运中心、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建设、软件产业发展、哈大高铁、智慧城市及智慧医疗等领域应用。依托学校在生物技术、植物品种培育等方面的研发优势,应用“物联网+”等技术,培育出一批优势果蔬新品种,研发出具有高品质保健功能、可以称为加工原料的新型食品。学校因此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为了深度融入大连城市发展,为大连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大学创新创业沃土、文化传播高地的作用,学校积极开展校地、校企、校区、校校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并在共建大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投实践基地等公共平台方面达成了合作共识,积极推进大学与企业的精准对接,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为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和大连“两先区”建设贡献连大力量。

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科技奖励7项,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全覆盖,在2018年教育部科技奖励排行榜中进入全国200强,位列全国高校第57位,辽宁省高校第3位;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等高水平项目400余项。在教育部2018年学校科技经费总额排名中,大连大学位列辽宁省高校第8位,全国高校173位。学校紧跟新时代科技发展步伐,积极扶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骨科植入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在防震减灾和科技扶贫等方面,我校开发的沿海防震减灾技术、医药生物技术、蓝莓等小浆果新品种繁育等多项研究成果,经过多年的科技研发积淀和推广,形成了大连大学科技研发的特色,成果应用在大连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力。

二、当好智囊团、思想库,为大连高质量发展助力

发挥学校人才和学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智库建设,择优选派30名专家学者入选市政府“智囊智库”,为大连城市文化建设、大连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大连市储能产业发展规划、大连市特色旅游发展、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等提供重要的政策参考。

在“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中,大连大学的专家学者纷纷为东北振兴发展和大连“两先区”建设建睿智,献良策,“全面优化辽宁自贸区营商环境”“以企业家精神和市场文化的养成为核心培育东北振兴的内驱力”“防范和化解辽宁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几点思考”“增强创新能力,发展实体经济”“关于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促进大连经济发展”等一篇篇有价值的资政建议引起了有关领导和政府部门的关注。

服务大连智慧城市建设。由大连大学专家参与构架的大连智慧城市建设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得到中央财政的扶持。作为国家级智慧城市的试点城市,大连城市智慧化走在全国的前列,在行政服务、交通、医疗、教育等各方面,智能化服务遍布各领域,有效拉动智慧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智慧航运与物流网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骨科植入材料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一大批研究机构,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发挥牵动作用极其明显。

医疗是民生关注的最大问题,如何在医疗+互联网上大有作为,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满意、快捷、方便的服务,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提出了“智慧医疗”发展战略,建设了覆盖院内、区域、远程急救的连续医疗数字化集成的“智慧医疗管理服务平台”。以“农村数字化医疗仪器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为主题的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等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

服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我校积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了大连大学基层党建研究中心。课题“论党支部主体地位研究”获评中组部2017年度全国党建研究会一等奖,填补了辽宁省党建研究在全国获奖的空白;论文《党支部建设的着力点及战略思考》刊登于中央党建领导小组《党建要报》第31期和第32期,并呈送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近年来,我校多学科专家、学者组成的理论宣讲团,经常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广泛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累计宣讲500余场,为大连“两先区”建设提供了思想政治保障。

服务大连地方经济建设。学校成立了大连大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并与大连市政策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签署了共建协议,多名教师入选大连市委、市政府“智囊智库”专家。他们坚持扎根大连,关注社会,主动瞄准国家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问题和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撰写了《关于加快发展大连机器人产业的五点建议》《关于辽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议》《金普新区大旅游战略发展建议》《关于打造大连历史文化长廊的调研报告》《大连市储能产业发展建议》等多项资政建议被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采纳或在资政杂志发表,以优质的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地方社会、服务于政府决策。

三、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引领和助推作用

大学不仅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立德树人、文化传承使命的大连大学,在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服务大连城市文化建设。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文化传承创新既是大学职能之一,也是文化服务社会应尽职责。为助力大连城市文化建设,大连大学成立了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东北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研究院、城市文化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努力探索挖掘东北地区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为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东北史研究中心把学科建设与大连市历史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对大连城市古代史、近代史和辽南历史文化及民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旅顺唐鸿胪井研究文集》《辽东半岛地区的高句丽山城》等著作,丰富了大连市历史文化研究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高度,提高了大连市的知名度。王禹浪教授开设的系列讲座《神秘的东北历史与文化》、东北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研究院积极参与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提供咨询、策划等智库支持。关于《东北地区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与开发研究》等研究成果,对深入挖掘辽宁历史文化、促进大连地区文化形象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组织专家参与编辑大连地方史、东北史以及东北亚经济社会研究,申报国家、省市级有关城市文化研究类课题,金南顺、阎保平、高日晖教授等主持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大连的广场文化研究》《大连民俗与大连市民文化心理研究》《大学文化在大连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等研究课题分别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大连社科项目,这些研究成果都为大连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近年来,在大连市社会科学进步奖评选中,我校获得一等奖数量和获奖总数均排名大连市前列。

学校与大连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签订文化战略合作协议,在文化产品供给、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文化宣传推广、文化产品开发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促进教育成果、文化创新成果转化,为大连城市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贡献连大力量。音乐学院基于对辽南民间音乐理论的研究和龙舞研究,申报的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神州畅想》成功获得了国家级艺术基金,并因其对辽南文化研究的贡献被评为文化城市建设“三个十”最有影响的艺术作品。市民们也通过欣赏《辽南畅想》这一艺术作品,对辽南皮影等民间艺术、剪纸艺术等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大连大学通过组织校园文化节,邀请音乐家、艺术家、美术家和非遗物质文化传承人进校园,送高雅艺术和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连大学博物馆作为“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辽宁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连市科普教育基地”“大连市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免费向社会开发放,对大连市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接待了万余名社会参观者。大连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地方文库,为城市文化研究提供丰富资源。被称为大连大学“四团的”的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合唱团和舞蹈团,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出国门,每年都为大连市民送上精彩的文化盛宴。交响乐团还应邀到美、日、德、俄等多国演出,为增加大连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做出了贡献。在大连市国际服装节和美术、艺术展览中,都可以看到大连大学师生的艺术风采展示,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也能看到我校教师“佩牌执法”的矫健身影。

深扎服务地方的丰厚土壤,大连大学始终保持与城市发展高度融合,同频共振。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下,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已形成紧密对接大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群,有力支撑了大连支柱产业发展;科研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教师队伍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大连“两先区”建设能力日趋成熟,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校园环境越来越美,学校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大幅度提升。2019年大连大学荣获首批“辽宁最美校园”称号。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大连大学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文化铸校、依法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方略,深化“让每个人都成功”的文化理念,立足大连,服务辽宁,面向全国,努力培养“会做人、能做事、会学习、能创新”,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共生共荣共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大学与城市的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办一所让大连人民满意的大学。


文章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网址: http://dldx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50443.shtml


上一篇: 暂无
下一篇: 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黄土高原藓结皮土壤呼吸速率对降雨量变化的响应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大连大学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